2023年中国微波周于5月14至17日在青岛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毛军发院士团队师生获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CMMW)优秀学生论文奖、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CMMT)优秀学生论文奖、IEEE MTT-S国际无线会议(IWS)优秀学生论文奖各1项,获得IWS FLASH竞赛和MVC竞赛奖各1项,1篇论文入选《微波学报》2020~2022年优秀论文。 中国微波周是我国微波领域级别最高、顶级规模的学术盛会,由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CMMW)、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ICMMT)、IEEE MTT-S国际无线会议(International Wireless Symposium,IWS)3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微波毫米波科技成果及产品展(MWIE)组成,为国内外微波毫米波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科研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平台。本届中国微波周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参会人数达2000余人,共发表论文1748篇,56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参加了展会。 2023年度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NCMMW)共发表论文452篇,反映了我国电磁理论、材料、器件、系统、测量及应用等方向的最新进展。毛军发团队博士研究生张子琦等发表的论文“D波段低损耗互联结构设计与通感芯片的一体化集成”从127篇参评学生论文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5篇优秀学生获奖论文之一,主要指导教师为周亮教授。该论文面向通信感知系统集成应用需求,基于硅基MEMS光敏复合薄膜多层布线工艺,设计实现了一款D波段空气背腔互连结构,可与通信感知芯片一体化集成。与同频段国内外最新报道的系统级互连方案相比,该互连结构拥有最小的实测插入损耗,同时兼具小型化特征。基于此可进而实现芯片与高增益天线的高密度互连,大幅度降低芯片与天线间的传输损耗,提高通信感知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综合效能。 2023年国际微波毫米波技术会议(ICMMT)共发表论文998篇,探讨了包含电磁波理论、电磁兼容、天线和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的前沿科技。毛军发团队博士研究生赵志浩等发表的论文“Ka-Band Stacked Patch Antenna Array on Multilayer Silicon Interposer for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从313篇参评学生论文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6篇最佳学生获奖论文之一,主要指导教师为吴林晟教授。论文基于多层硅通孔(TSV)转接板三维集成工艺,设计研制了一款Ka频段叠层贴片封装天线阵列,具有高增益、高效率与宽频带的优点。本文采用方向图乘积原理,实现了毫米波天线效率的准确高效评估。该技术可应用于射频毫米波集成前端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密度三维集成及其验证。 IEEE MTT-S国际无线会议(IWS)是由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分会与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联合主办的国际微波与无线年IWS会议共发表论文298篇,主要瞄准与无线系统物理层紧密关联的射频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系统及其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毛军发团队博士研究生许宗睿等发表的论文“A DC~67 GHz Memristive RF Switch Based on Conductive-Bridging RAM on High-Resistivity Silicon Substrate”从150篇参评学生论文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6篇最佳学生获奖论文之一,主要指导教师为吴林晟教授。论文面向智能化可重构射频集成系统需求,基于自主研发的高阻硅衬底上导电桥型忆阻开关工艺,设计研制出一款可工作于DC~67 GHz频段的非易失性射频开关,即可无需持续施加偏置而保持开关的导通/断开状态,具有低损耗和超低功耗的优点。论文还表征了导电桥型射频开关的记忆性、高温烘烤、高温工作等特性。该技术为毫米波三维封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集成的可重构器件与电路解决方案。 IEEE MTT-S IWS会议设置了FLASH和MVC两项竞赛。其中,FLASH竞赛是面向研究生和青年学者的演讲竞赛,旨在展示有学术背景、演讲技巧的选手以国际语言向有技术背景但非专业领域的观众解释研究课题的能力。毛军发团队博士研究生董淑琴演讲的论文“COVID-SENSE: Radar-Based Remote Respiratory Disorder Detection in Clinical Environment”荣获本届FLASH竞赛三等奖,主要指导教师为顾昌展副教授,这也是董淑琴同学连续第二次获得IWS会议FLASH竞赛奖的殊荣。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可远程方便准确地检测不规则呼吸模式的系统方案。在医院住院病房布置了雷达物联网(IoT)系统,连续收集一周的不同阶段COVID-19患者呼吸急促和不规则的严重程度数据,所提出的呼吸系统疾病评估算法检测结果与临床医生诊断一致,验证了其有效性。该系统可为住院COVID-19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日常健康监测方法。 IEEE MTT-S IWS的多语种研究生视频竞赛(Multilingual Graduate Video Competition,MVC)由IEEE MTT-S教育委员会创立于2022年,旨在鼓励学生用母语向非专业观众展示相关研究成果以扩大IEEE MTT-S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毛军发团队博士研究生刘劲涛演讲的论文“Beyond Field-of-View Detection Based on FMCW Radar Multi-Path Effect in Consumer Applications”荣获本届MVC竞赛三等奖,主要指导教师为顾昌展副教授。主要介绍了调频连续波雷达技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场景中进行应用。调频连续波雷达的视场角通常有限,制约了其在消费类场景中的应用,而消费类场景常常会出现多径效应。本工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超视角监测的信道传播模型,并对其原理和工作方式做了分析。办公环境实验表明,基于该信道传播模型方法,即使受试者处于雷达视场角之外,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运动依然可以被稳定地监测到。 《微波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和中电科集团14所承办的微波领域重要中文核心学术刊物,旨在反映国内外微波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状况,开展国内外微波领域学术交流,推广微波在生物、医学、化学及各行业的应用,促进微波技术发展。经《微波学报》编委推荐,考虑文章下载量和被引次数等数据,从2020~2022年发表的305篇论文中遴选出15篇优秀论文。毛军发团队史丽云老师等发表在2020年第5期上的论文“亚毫米波太赫兹集成天线检测系统及测试精度分析”位列其中。论文主要介绍了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成的国内首套亚毫米波太赫兹集成天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18~325 GHz频段内片上或封装天线测试,支持标准波导、同轴和微探针等激励方式。分析了系统底噪、探针辐射、高密度载物台等若干影响系统天线辐射特性测试精度的重要的条件。为降低测试中多径效应,在暗室内部系统表面覆盖了高性能吸波材料,并验证了吸波材料对天线方向图测试结果的影响。以一款94 GHz封装天线为例,其测试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印证了亚毫米波太赫兹集成天线检测系统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