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美景、生态公园……海绵城市建设看这里

发布时间:2024-07-02 来源:安博盒子手机版

  道路广场采用透水铺装、住宅区设置下凹式绿地在新主城江北新区,“海绵”设施随处可见。通过源头削减、中途控制、末端治理,江北新区在建筑住区、河道水系、公园绿地等项目中合理地布局海绵城市设施,逐步加强区域韧性建设,打造绿色、宜居新家园。

  截至目前,江北新区水弹性城市建设建成区内已达标汇水面积总计55.06平方公里,占建成区比例为33.15 %。示范排水分区在建项目13个,已完成8个。

  金秋时节,穿金陵城而过的长江披着霞光,翻滚着、雀跃着,向东流去。澄澈的江水倒映出天光云影,多座以绿为底、小而精巧的景观绿地点缀于两岸,成了远近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生态消退带、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生态树池和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多种海绵设施的加持下,南京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工程实现了蓄滞雨水、净化水体和消除面源污染等功能,获2023年度江苏省海绵城市优秀工程案例一等奖。

  全长5公里、总面积约75万平方米的江北新区长江岸线上,项目利用沿江宽阔的江滩、堤岸,结合市政道路建设,将休闲公园、自行车慢行系统、滨江广场、儿童休闲乐园等纳入其中。

  通过深入践行海绵城市理念,这条碧绿的城市绿带将自然生态恢复、长江水体保护、市民文化休闲、城市历史记忆及当代艺术展示等功能和谐串联,打造集防洪、景观、交通于一体的生态型、景观型“最美滨江岸线”。

  “下雨天走在这里真的没积水!”江北新区浦滨路(虎桥路至浦镇大街段)道路及景观提升工程以系统治理的理念,因地制宜建设“会喝水”的绿色大道,不仅获得了2023年度省水弹性城市优秀工程案例一等奖,还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

  人行道结合绿化下层空间,全部采用透水铺装,在优化步行体验的同时,有效保障透水及景观效果。车行道、非机动车道创新布置海绵雨水口,兼顾沉砂、截污、调蓄功能,实现了道路的面源污染削减以及径流总量控制等目标。

  统筹考虑沿线景观水体、滨水景观带等开放空间,项目略高于植物土层的人行道可以使雨水下落时优先汇集到绿化植物区域,进一步增加绿道“涵水”“保水”“喝水”效果。

  围绕“公园+”理念,项目在道路中侧分带及退绿带中种植海棠、榉树、香樟等苗木,打造以海棠为主题的城市道路,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逐步提升道路形象,使海绵设施越来越便民、利民、暖民心。

  镶嵌于老山与长江之间的浅山休闲公园,宛如一颗“绿宝石”熠熠生辉,与山水城林交融一色。这处原本闲置的绿地空间,应用水弹性城市规划建设后,已成功变身为衔接老山风光、服务社区的景观公园。

  结合原有场地风貌条件,项目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贯穿其中,以下凹式绿地、海绵花园、生态水池、透水路面等形式,打造多元复合、充满了许多活力的绿地空间。

  公园通过对微地形的塑造,打造出生态海绵旱溪带,构建起自然ECO,有助于改善微气候,实现园内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大大降低维护与管养成本。

  场地内绿道蜿蜒曲折、高低起伏,色彩明艳的黄金槐、姿态优美的造型松,搭配常绿的佛甲草,点缀景观石,无不展现着生态诗意。随着游线的行进,一幅落英缤纷、步移景异的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海绵”绘画卷,碧水绕城郭。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我市各区通过精心规划设计,逐步实现地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资源的统筹管理、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区域韧性、宜居性。

申请合作